□朗月 曉明
食品安全重于泰山。日前,廣受關注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《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》正式印發,文件提出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,發展綠色農產品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,試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,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食品安全關系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,必須堅持最嚴謹的標準、最嚴格的監管、最嚴厲的處罰、最嚴肅的問責,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堅持把實施食品安全戰略,讓人民吃得放心作為國家安全、公共安全的有機組成部分,作為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重要途徑,持續加大食品安全的政策體系、工作體系、制度體系建設。江蘇各地食品產業快速發展、安全標準逐步健全、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高、全過程監管體系基本建立,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,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得到切實保障,食品安全總體形勢持續向好,走在全國前列。
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,共識是奮進的動力”。 開新局、啟新程,我們必須直面困難和挑戰,從食品安全攸關國家公共安全、人民幸福安寧的高度出發,以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為抓手,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、夯實食品產業基礎、壓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、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等方面,綜合施策、系統治理、多向發力,著力推動食品安全工作行穩致遠。
構建完善監管監控體系。立足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,健全落實嚴格有效的食品標準認證評估、企業誠信評價體系,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考評制度機制;加大種植養殖安全源頭治理力度,進一步強化從原輔料采購、生產加工、產品檢驗,到運輸儲存、市場銷售、餐飲服務等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監測、風險管控,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地帶,守牢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。
持續開展督查整治行動。精心組織食品安全“攻堅行動”,扎實推進酒類食品、水產品、肉及肉制品、米面制品等重點品種安全專項整治。嚴厲打擊非法捕獵、出售、購買、利用、運輸、攜帶、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。深入開展冷鏈食品安全索證索票專項行動、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服務提供者備案、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追溯平臺注冊登記等工作,確保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冷鏈食品安全。
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。充分運用“互聯網+”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技術,切實提高食品安全“智慧監管”水平。加快食用農產品溯源體系、食品生產企業電子追溯系統建設,實施乳制品、肉制品、酒類、保健食品、食鹽等重要產品追溯數據信息化。推進中小學校“陽光食堂”信息化監管服務平臺建設,擴大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覆蓋面。加強食品安全的網上輿情監測研判處置,暢通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渠道。
保障食品安全只有進行時、沒有完成時。讓我們把食品安全責任始終“擔起來”,將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警鐘經常“敲起來”,使問責追責措施更加“硬起來”,進而讓食品安全戰略入腦入心、落實落地、見行見效,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更放心、“舌尖更安全”。